《打牢“稳”的基础 积蓄“进”的动能——为何短期冲击不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态势?》一文以数据为轴,以专家观点为径,客观辩证地分析了当时(2022年9月)我国的经济形势和发展走势,精准有效地做好了热点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和风险化解,强调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总体稳定的预期,对我国经济改革发展重要成就和先进经验做出了积极的宣传引导作用。
作为光明网经济频道下设的新媒体品牌栏目,“光明数据场”于2021年7月1日正式上线,以“网罗天下数据,趣谈发展故事”为要义,荟萃动画视频、交互图解、动态海报、卫星新闻、VR/AR新闻等优质新媒体内容,每周更新不少于3次,原创作品累计超500件,展现出中央媒体在数据新闻的融合与创新方面的探索,展示了用数据阐述经济发展类问题的有效途径,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中国经济新闻奖是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主办的“中国经济新闻大赛暨经济新闻人物评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也是全国优秀经济新闻作品评选的唯一奖项。
参评第34届中国经济新闻奖的作品为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有正式新闻资质的报纸、刊物、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及新媒体刊发(播)的经济新闻报道与评论,按“新闻报道、监督报道、新闻评论、融合报道”四大类申报和评选。最终共评出321件获奖作品。其中,特别奖1件,一等奖74件,二等奖107件,三等奖139件。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董瑶海:让“天有可测风云”******
微信启动页面上的“地球”,你可能经常看见,这张长焦特写,正是出自目前最牛的静止轨道“地球摄影师”——风云四号A星。
从此前“蓝色弹珠”的地球摄影作品到新界面,普通用户看到的只是短短2秒的变化,但这背后,是我国科研团队多年的付出,董瑶海便是其中一员。
作为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总设计师,董瑶海从1986年起就一直从事“风云”卫星的研制工作。从“风云一号”到“风云四号”,从原来的科研星到业务星,从默默无闻到成为国际气象组织值班卫星,他见证了我国“风云”卫星事业的发展。
对他来说,气象卫星不是为了做而做,更是要有用,能够解决问题。他比任何人都更在乎“今天天气怎么样”这件事,而他最大的快乐则是卫星能够一次次精确地预报了台风、发现火灾,甚至是局部的暴雨,帮助国家减少损失。
2016年12月,随着风云四号顺利升空。董瑶海团队成功突破了高精度图像定位与配准、微振动测量与抑制等20余项关键技术,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使我国静止轨道定量遥感卫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如今,在众多重要领域,风云家族成员个个身手不凡,业务覆盖近百个行业,持续为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数据产品和服务。大千世界,气象万千,且看“风云”变幻!
出品人
杨 谷
总监制
宋乐永
总策划
战 钊 宋雅娟
编 导
蔡 琳
制 作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